「全球」
過去十幾二十年,好多行業都會將業務全球化,將好多工作都外判俾其他公司同國家去處理。當然目的係控制成本同營運風險!不過因為今次嘅疫情令好多公司再一次研究全球化嘅利與弊。對於資訊科技相關嘅業務其實相對影響比較少,因為只要網絡仍然運作正常,基本上工作依然可以係屋企做。當然如果連網絡都受到影響嘅話,咁就真係乜都冇得做啦。
「轉型」
要有效營運一個業務係需要有後備方案,如果出現重大事故都可以繼續營運。所以好多時將業務輸送到其他國家做外包嘅時候,公司除咗會睇當地嘅人力資源同成本之外,亦都會注意政治同當地經濟嘅穩定性。當然過往好多公司因為節省成本而過度全球化,所以要重新本地化係需要時間。相信之後十年好多公司都會重新部署營運模式,務求平衡全球化同本地化嘅利與弊。
「本地」
究竟乜嘢係本地化?當然就係將生產力集中返去業務嘅原產地。只不過好多行業因為過份全球化,導致本地某啲行業式微,而好多地方嘅用途亦都改變咗。所以要重新本地化亦有一定嘅困難。就好似生產口罩為例,因為以往都係靠入口,基本上無辦法本地生產,就算有機器但係仲有布料。所以就算要本地生產,都要係其他國家搵到製造口罩嘅機器以及原材料。咁究竟有冇可能本地製造所有嘢?唔係唔得,只係到最後都係成本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