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二十」
二十出頭,唔係讀緊書就應該係做緊嘢。大部份嘅人都應該雄心壯志,個個胸懷大志要闖一番事業。而其實係十年之間要把握青春,去多啲地方睇多啲,見識多啲。唔好做隻井底之娃。有青春,有魄力,應該唔好計較咁多。反而係要用自己最大嘅資產,年齡!因為負擔少,顧慮少,就應該豁出去,爭取任何嘅機會,攞唔同嘅經驗。咁先至可以為三十歲打好基礎。
「三十」
步入三十歲,慢慢就會發覺自己再唔年青,係時候開始沉澱。係時候將過往嘅經驗同人脈慢慢整合,再加以利用。如果之前無打好根基,基本上就會浮浮沉沉多幾年。到咗三十中嘅時候就會忽然發覺自己已經過咗人生嘅一半,開始諗究竟自己做緊啲乜,要為自己嘅下半生作打算。當然負擔大咗,心口再唔會掛住一個勇字,只會向前係咁衝。凡事都開始會深思熟慮。
「四十」
到咗四十歲,再唔年輕,最大嘅資產就係人生閱歷。將上半身嘅資產轉化成實質嘅回報,如果唔係到咗退休嘅時候仍然要擔心每日嘅起居飮食。當然如果身體唔好嘅話,重要考慮有幾會出現嘅醫療開支。所以如果無好好把握過去十幾廿年,仲以為自己係啱啱出嚟做嘢嘅年輕人,咁就大錯特錯。事關有可能已經係力不從心,好多想做嘅嘢再無辦法去做,因為時間不饒人!
Also published on Mediu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