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由來」
話咁快又到「冬至」,唔知依家啲細路知唔知「冬至」嘅由來?「冬節」就係「冬至」,時間係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者二十三日。依照中國傳統嘅曆法,以五日為一候,三候為一氣,一年又分為十二節和十二氣,合稱為二十四節氣,而「冬至」就係二十四個節氣中嘅一個。因為佢嘅日子並無固定,所以同「清明」一樣,被稱為「活節」。
「天文」
係冬至嚟一日,因為我哋係北半球,嚟個時候太陽剛好直射係南迴歸線(又稱為冬至線)上,所以令北半球嘅日照時間最短,黑晚最長。過咗冬至之後,太陽又再慢慢向北迴歸線轉移,北半球嘅日照時間又慢慢加長,而夜晚漸漸縮短,正因為如此,「冬至」便成為曆法上重要嘅節氣之一。由於古人對於這種自然現象嘅變化規律有深刻嘅認識,所以有「冬至一陽生」嘅說法,意思就係話從「冬至」開始,「陽氣」就會回昇。
「習俗」
一般係「冬至」個日會食「湯圓」,其取圓形象徵天與陽,寓意年終團聚。湯圓有餡嘅係用嚟祭祖,無餡嘅係用嚟祀神。沿海地區嘅人通常會將圓造成紅色同白色以寓意陰陽交泰。「冬至」同常都會一家團聚食晚飯,係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。而我哋有句「冬在初,冷唔多;冬在中,冷死蔥;冬在尾,賣咗黃牛來置被。」。係指「冬至」係農曆月初,個年天氣通常會較暖,「冬至」係月中咁個年冬天比較凍,「冬至」係農曆月底,個年冬天就會相當寒冷!